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百名博士中医临症精华
编号:10305892
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30期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因病机。痰指“痰浊”,是人体津液不归正途的病理产物;瘀指“瘀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征。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二者虽然不同,但源同而流异,都是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反映。

    《黄帝内经》对痰瘀相关的理论和治疗已有论述。首先,在生理上,阐明了津血同源的相互关系。如《灵枢·痈疽》中说:“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邪客》中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病理上,也体现了痰浊瘀血的相关性。《灵枢·百病始生》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成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治疗血枯的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实际上是一个痰瘀同治方。至汉代《金匮要略》,张仲景不仅把本证的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而且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方剂,观其方多以化痰通阳宣痹为法而制,此为临床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从脏腑辨证来看,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正是由于生理上的“津血同源”,则必然出现病理上的“痰瘀互结”。若津液凝聚为痰,痰浊停滞于脉,痹阻脉络,可使血运不畅,蓄而为瘀血。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若水质一停,则气便阻滞。血虚则精竭水枯,痰凝不散,心失所养,火旺而溢伤血。”又云:“瘀血即久,亦能化为痰水。”另外心与脾胃有脉络相通,二者互相影响。脾虚不运,湿滞不化,酿生痰浊,湿浊阻于胸中,留于经脉,痰瘀互结而成病。近十年来,生活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过食肥甘冷饮,嗜好烟酒,内生痰浊,心脉瘀阻而发生心痹的患者日益增多。《医学入门》曰:“热痰因厚味积热……,食痰因饮食不化。湿痰若挟食积、痰血,遂成窠囊痞块。”

    肾为人身元阳之根,贮藏命门之火,主司水液,肾失运化,若水湿代谢失常,痰浊瘀血内生。《景岳全书·卷三十一》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则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经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是痰浊的生化物质基础,故有脂必多痰。瘀血与血黏度、血液流变及微循环等改变密切相关。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瘀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实质,这二个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与演变中占有主要作用,现代多项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那么从病因是本,症状为标的观点出发,痰浊瘀血即痰瘀互结应予认定为病因,固当属本。
, 百拇医药
    高脂血症是痰浊的病理物质,由高脂所化生的痰浊,必致血液黏稠性增高,血液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最终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这是由痰致瘀的主要病理特征,也说明了由痰浊引发瘀血的演变过程。瘀血内阻可影响津液输布,而出现津液凝聚为痰,这些观点也都支持瘀血生痰理论的客观存在。另外,冠心病瘀血证患者微循环障碍,血流变慢,血液瘀滞,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细胞膜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质堆积。以上情况都为“痰浊致瘀”、“瘀血生痰”提供了理论与实验的科学依据。

    因此,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类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确认痰瘀同病、痰瘀互结为胸痹心痛的重要病机,即始动和诱发因素。痰瘀同治应当成为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法则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新途径。

    痰瘀同治方,由全瓜蒌、薤白、菖蒲等五味药组成,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方,具有祛痰通络、祛瘀止痛之功,适用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类。本方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其中瓜蒌利气开郁,涤痰散结,“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薤白辛开温通,苦泄痰浊,能散阴寒之痰浊凝滞,宣胸中阳气以宽胸,与瓜蒌配伍加强了宣通胸阳、祛痰散结之力;佐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入心经,气味清芬,善走空窍,加强了祛痰开窍、化湿行气之功;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行血中之瘀滞;水蛭,味咸苦,性平,破血逐瘀,通经消癥,适用于瘀血内积、心腹疼痛等证,与郁金配伍加强了行气活血止痛之功。诸药相伍,清热利湿祛痰,活血化瘀止痛,使湿去痰消痛止。全方寒温并用,祛痰而不燥,化瘀而不损,共奏祛痰化瘀止痛之功。
, 百拇医药
    活血化瘀虽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临证中切不可一见心绞痛即用活血化瘀之法。必须注重辨证论治,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前提。

    实验研究发现,痰瘀同治方有以下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和调节血脂代谢

    本方可降低全血黏度,加速血液运行,降低血脂及动脉硬化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祛除病理代谢产物痰浊(脂质代谢紊乱)与瘀血(微循环功能障碍),对抗急性心肌缺血,从而达到防治本病的作用。

    2. 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MDA)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

    调节NO和SOD的生成量,防止血管痉挛和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血管内皮,从而达到缓解冠心病急性发作和加重的目的。

    3.调节内皮细胞的凋亡
, 百拇医药
    防止高脂血对内皮细胞的损伤,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抑制细胞过渡凋亡,保护内皮细胞。

    因此痰瘀同治法及其组方能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地对机体产生各种调节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有积极的临床效应,是提高其疗效水准而寻求的新途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简介

    韩学杰

    女,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近20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病),以祛痰为主,活血为辅,痰瘀同治,老年冠心病调补肾阴肾阳;肿瘤患者,以保护胃气为主,扶正祛邪;妇科疾病疏肝解郁,调气活血,平衡阴阳,临床疗效显著。

    主要承担科技部基础项目“降血压功能食品因子评定方法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及中国中医研究院创新课题“从络论治早期高血压病的研究” 等。,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绞痛